1篇Science和1篇Nature子刊揭示哺乳动物的寿命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
在两项新的研究中,来自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内的哺乳动物甲基化联盟(Mammalian Methylation Consortium)的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在历史上共有的DNA变
Nature:肿瘤抑制子p53或在机体损伤后组织修复上扮演着重要角色
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室小鼠进行研究发现,p53或能进化地促进机体损伤后的组织和细胞修复。
Nature子刊 | 利用DNA折纸提高细胞疗法精准度,24h可减少90%癌细胞,已成立公司
其中一种 PTE 取得了成功,他们再次对其进行了测试,看看它是否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控制肿瘤的生长。这次,他们在注射后对小鼠进行了 21 天的监测。他们发现,与未治疗的小鼠相比,PTE 减少了治疗小鼠的
研究揭示乙酰转移酶ESCO2通过稳定Cohesin复合物促进NHEJ修复的作用和机制
该研究揭示了ESCO2参与DSB损伤修复过程的分子机制,阐明了DSB断裂位点附近黏连蛋白复合物在NHEJ修复途径中发挥促进作用。
《神经元》:发现大脑自我修复的关键!或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
研究首次证明了梗死区域周围神经元分泌的PLA2G2E是介导缺血性卒中后大脑自主修复的关键,PLA2G2E的代谢产物DGLA和15-HETrE通过诱导神经元PADI4表达,触发神经系统发育
Nature:神经退变和脑衰老过程中神经元DNA修复新机制
近期,Nature 发表了题为:A NPAS4‐NuA4 Complex Couples Synaptic Activity to DNA Repair 的研究论文【1】,揭示了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维持
科研人员 阐明DNA复制起始阶段H2A.Z核小体的选择性识别机制
该研究揭示了SUV420H1优先识别H2A.Z核小体并催化产生H4K20me2的结构基础,阐述了SUV420H1通过H2A.Z调控DNA复制起始的分子机理,为药物靶向设计与疾病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。H2
上交团队联合研发抗菌纳米酶,促进感染伤口的修复和再生,能够清除深部组织的生物膜感染
近日,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凌代舜联合浙江大学和杭州医学院的合作者,研发出一款仿噬菌体的抗菌纳米酶——刺突结构中空氧化锰纳米酶。
研究揭示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液-液相分离来影响NHEJ修复效率和肿瘤细胞耐药的分子机制
该研究发现RNF168的SUMO化修饰促进其在细胞核内液-液相分离(LLPS)的形成,阻碍RNF168被招募到DNA损伤位点,进而下调RNF168对组蛋白H2A的泛素化修饰。
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:一种新型三环DNA反义寡核苷酸部分修复迪歇纳氏肌营养不良
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(DMD)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,影响1:5,000名男性出生,并与非进行性认知、行为和神经精神并存有关。DMD是由DMD基因突变引起的,DMD基因编码多种DMD蛋白(DP)。